杨晓婷:从重庆一中,走向北大,走向哈佛
[日期:2016-09-05] 来源:新闻中心  作者:杨晓婷 周鹊虹 [字体: ]

【简介】杨晓婷,重庆一中2012级15班学生,重庆一中“十佳”学生,重庆市“雷锋式学生”,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重庆赛区一等奖获得者,进入冬令营,获得冬令营银牌,保送北京大学物理学院,今年获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。这是继2006级秦岭、2009级高苹之后,第三位考入哈佛的重庆一中物理竞赛学生。

1】重庆一中:紧张和宽松中间合适的平衡状态,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

 重庆一中在我现在看来,除了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之外,最好的一点就是一中的氛围处于紧张和宽松中间合适的平衡状态,最有利于学生发展,既不会让人过于松懈,也不至于抹杀了我们为自己做出选择的空间和热情。

 【2】我被哈佛大学录取了

 我能够被哈佛大学录取,与我长期以来各方面的准备是不能分开的。最基本的就是英语考试的准备,虽然很枯燥也很耗时间,但是由于是必须要达到的要求,所以努力准备几个月,也就顺利地一次通过了。在大学三年级下半学期,我获得了一个到哈佛大学交流的机会,在我现在的导师那里做了三个月的科研。因为工作比较努力,表现得还算有些科研潜力吧。这算得上是被录取的重要一点因素。

 【3】大学能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

 大学能够教会一个人最重要的并不是具体的某种知识或者技能,最重要的就是发现自己喜欢什么又擅长什么,找到两者的交汇。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,我们没有选择的机会,各门课都要学,还必须都要学好。但是高等教育的目的,就是让人变成一个通识的人,旨在教会人一套思维方式,方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迅速同化任何需要的或者感兴趣的知识。换句话说,大学交给人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本身,而是学习的能力。

 【4】科研之路,需要兴趣和毅力相伴

 我个人的兴趣在于科研,并且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选择了研究大气与海洋科学。在北京大学参加科研首先需要课程成绩来做基础,再加上物理学院前两年的课程本来就不轻松,所以头两年还基本生活在高中的节奏里。不过不同的是,我可以根据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有侧重地学习。做科研与做作业还不一样,我们会遇到很多也许跟物理无关的很多技术上的问题,当我终于成功地做过了两个小项目之后再回头去看,发现能支撑着我挺过难关的就是我对大气科学的兴趣,和自己坚持的毅力。

 【5】寄语学弟学妹:竞赛,是大脑的空气清新剂

 最后,对所有参加竞赛的学弟学妹们,参加竞赛虽然辛苦,但是竞赛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思维锻炼。中学课程的学习注重重复和熟练,虽然能够让我们非常扎实地掌握知识,但是对于头脑的灵活度关注不够。大量的重复工作也是一种时间和精力的耗费。但是竞赛可以给你们的大脑一些空气清新剂。

录入:陈苏 | 阅读:

重庆一中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