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晨报:重庆一中郑老师 带你跟着古诗游主城
2018/10/16 13:09:00


郑文老师介绍书中描述的诗文故事。 上游新闻记者 刘力 摄


经过三年的走访和钻研,近日,重庆一中语文老师郑文编写的《重庆古迹掌故诗文萃要》出版了。
这本书将重庆名胜古迹的历史和现状逐一梳理,并将历代诗人题咏古迹的诗文进行编选和考证,带着大家一览重庆的丰厚文化底蕴。
“重庆的文化积淀其实是很深厚的,包括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刘禹锡等唐代著名诗人路过重庆时留下了很多诗篇,而且都是压卷之作,一名中学老师能做到这个程度,我很欣赏,也为他的学生感到幸运。这也是第一本全面梳理重庆古迹诗文的书。”——重庆市政协文史办副主任、重庆诗词学会副会长熊少华
梳理讲述
主城九区105处名胜古迹
昨日,在重庆一中,重庆晨报记者见到了郑文。翻开《重庆古迹掌故诗文萃要》,大量诗文、掌故映入眼帘,同时附有少量文献图片。
全书共分为名山、峡江、城防、宫观四卷。每一卷又根据古迹本身的属性进行分类,比如,名山卷里包含名山部、山岩部、奇石部,巴山、涂山、缙云山、歌乐山、铁山坪等都名列其中;峡江卷里有嘉陵江重庆段、寸滩、牛角沱、唐家沱,城防卷里有浮图关、上清寺、七星岗、洪崖洞,也有府学、巴字园、金碧台等古迹。
每一处古迹,郑文都用“古迹掌故”来讲述了它的故事,后面则是关于古迹的古诗词。整本书中,郑文共梳理出了传统主城九区的105处名胜古迹分布。
整本书条理清晰,你很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古迹。
实地考察
都是利用空闲时间
在教学中,郑文一直尝试将重庆地域文化引入课堂,早在7年前,他曾主编校本教材《千古重庆一卷书》,深受学生的喜爱。
后来,郑文逐渐萌生了为重庆古迹梳理版图的想法。每到周末、寒暑假等休息时间,郑文就会去巴山、歌乐山、慈云寺等各处名胜古迹进行实地考察。
“探古迹之兴废,辨址地之是非,论人物之得失”是郑文这一路要做的事情。这期间,他也发现了很多现存的古迹跟古诗词不一样的地方。
有一次,郑文坐轻轨二号线途经牛角沱的时候,发现正在修相国寺码头,他便对相国寺这个地名产生了兴趣,经过查阅文献考证,发现这个地名或许应该是香国寺。
“香国”二字,为佛国代称而且香国寺原为重庆市内一大名刹,位置优渥,以荔枝、龙眼二树著名。清代王尔鉴曾到此地游玩,还遇见了当时的县太爷,两人一边品茶一边谈诗论文。事后,王尔鉴写了《八月二日香国寺僧柏恒送桂花诗以视之》,诗中说:“传闻香国寺,岩桂早花开。欲遣吴刚去,相将老纳来。清芬含宿露,疏影乱琴台。俨到皈峰上,秋风坐把怀。”
香国寺这个地方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晓,其实,它就在现在的江北区华新街。
有时,为了查证这一类问题,郑文会反复查阅重庆历代方志和文献。有时候会去图书馆查找资料,更多的时候是把书买回家。
郑文笑言,现在家里已经成了一个小型的图书馆,图书架有10余个,“我们家现在就像是我的私人图书馆,种类绝对不比图书馆的少。”
最大愿望
看到诗就想起重庆
郑文表示,书中囊括了所有关于重庆的古代文化和诗词,希望想要了解重庆的朋友,带着这本书就能找到这些地方。
磁器口是很多游人必去的地方,但在大多数人眼里它仅仅是一条商业街,与北京的南锣鼓巷、成都的宽窄巷子相似。其实,磁器口曾叫白崖,传说明代建文皇帝曾隐居于此,又名“龙隐山”,“《重庆地名志》介绍:在清代,附近青草坡盛产瓷器,并在此集散,习称磁器口。”
此外,还有最近大火的洪崖洞,夜景让人流连忘返,旁边带有瀑布的洞却少有人问津。其实,洪崖洞亦名“滴水崖”,苏轼等人在此题刻,但是早已不复存在。洪崖滴翠,被评定为巴渝十二景之一,很多诗人为此

下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重庆一中|重庆市第一中学校|尊重自由激发自觉|欢迎浏览本站 电脑版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