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龙网:重庆一中优秀教师袁敏:二十年岁月如歌 教海无涯匠心依旧
2019/11/7 13:53:20

编者按:
在“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”办学思想指导下,重庆一中倾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,一支爱生敬业、教学精湛的优秀教师群体业已形成。
袁敏、郭仕文,他们是其中的一份子。20多年的从教生涯,他们用忠诚、责任、奉献站稳讲台,描绘了新时代如彩虹般绚丽的师道,铸就了师者厚重卓越的人生。
岁月可居,时节如流,20年弹指一挥间。他们无悔于青春,更无悔于年华。纵使皱纹爬上额梢,依然让岁月如歌般美妙。
今天,让我们走进重庆一中这两位教师的育人故事,传递一中榜样力量的同时,也倾听他们诉说何为青春与美丽?
教师语录:“一个教师一生的价值,不是教了多少学生上北大、清华,而是用自己的品格和行为塑造学生。”
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11月6日9时10分讯(韦燕) 十月末,秋意浓。在重庆一中,邂逅袁敏老师,寒暄,握手,信步校园。言谈之间,满是温情。在她身上,有温润质感,有从容不迫,也有岁月可居,时节如流。
十年复十年,从懵懂无畏到优雅知性,20年时光打磨,20年岁月蜕变,成就了她如今优雅的外表,温润的性格以及云集的荣誉。
从青年教师到骨干教师再到全国模范教师,她闹中取静,投身教海,教书育人,为的只有那一亩心中的宁静方田。

袁敏近照 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


进校第一瓢冷水 老先生“醍醐灌顶”倾囊相授
1997年,21岁的袁敏走出西南师范大学,进入一中。对于她来说,这是一个全新的开端。
作为学校的优秀毕业生,无论是学习还是实习工作,袁敏总能做到出类拔萃,获得了不少赞赏与肯定。
但是,前脚刚踏出校门,现实就给袁敏一记铁拳。
在面试一中的语文课上,袁敏自信又干练,在课堂上游刃有余。一堂课下来,无论是自己的基本功展示,还是与学生的互动交流,都让她暗暗自喜。
正当她准备好接受赞赏时,一瓢冷水来得猝不及防。老先生们的集体“质疑”,让袁敏顿时愕然。“袁敏老师,你的语文功底、教师素质都很让我们满意,但是你的教学理念相对陈旧,希望今后你能在这一点上取得长足的进步。”
“原本对自己信心满满的我,突然被人评价教学观念落后,真是感觉‘透心凉’。”袁敏说,那个时候,她对语文教学的理解,基本等同于按照“作者简介—作品背景—段落分析—主题小结”的模式,拆分理解文章。
怎么会出现教学理念的问题?什么又叫教学理念陈旧?
“语文教学需要从教材出发,从学情出发,用老师的热情与智慧去引领学生寻找最有价值的教学点与收获点,切记程式化的千篇一律!”
老先生的一席话,给了袁敏当头棒喝。她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专业书籍,并不断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。
正式入职一中后,在语文组前辈的热情鼓励、悉心呵护下,袁敏的教学连创佳绩。1997年底,入校不到半年的她,荣获校内优质课大赛第一名;1998年,荣获重庆市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二等奖;2001年,荣获全国中语会西南片区年会优质课展评一等奖;2002年,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,荣获一等奖;2003年,荣获重庆市首届重点中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。
在这些成绩的背后,她深深地铭记和感激着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周先乾,和蔼可亲的大姐陈广蜀等前辈老师,是他们不厌其烦地帮助她反复打磨,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,从教学仪态到板书书写,抓纲要,抠细节。“还有语文组其他大大小小、热情友爱的同仁,是他们在我疲惫气馁时,不断为我加油鼓劲,时至今日,许多细节我依然历历在目,感动于心。”
终于,她顿悟:教育,就是在传承文化、扶植思想中养育人。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的传递,更是一种师者仁爱的传递。
正是一中“师与师”真挚情感氛围

下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重庆一中|重庆市第一中学校|尊重自由激发自觉|欢迎浏览本站 电脑版
Powered by iwms